研究与交流

浅论十九世纪下半叶抗法斗争中的越南民族力量

8/24/2018 8:56:41 AM

越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部,东临东海,海岸线全长3260公里,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故而一向受到外部势力的极大关注和窥伺。再加上,我国属热带季风地区,所以除了顺利条件还要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残酷破坏。正因如此,越南人早就拥有民族团结意识,形成全民族力量,战胜自然和外敌,创造了建国卫国史上非常宝贵的传统。在历史长河中,十九世纪下半叶抗法斗争中越南民族力量的发挥正是一个典型例子。

为了吞并越南,法国西班牙联军于1858年9月1日出动战船17艘、士兵2500名的兵力开始攻打岘港,打响了对越南的侵略战争。法国殖民者凭借强大力量,主张并希望能速战速决,逼迫阮朝政府无条件投降。越南人民再度面临实力雄厚的外敌。但与以往卫国斗争不同的是,这次敌人来自西方,经济军事实力强大,作战工具比我方多几倍。然而,在阮知方将军的指挥下,广南省军队和人民做好准备工作,建造篱笆,筑起堆土防御工事,用装满土石的竹筐、木桶填入永电江江心,旨在放慢敌军进攻速度。我军凭借主动创新、团结一致、英勇作战的精神,整整五个月把敌军困住,致使其攻打岘港并以此为踏板直冲顺化的速战速决阴谋完全失败。在此情况下,敌军进行调整,带大军攻打南部,妄图逐步逼近侵略我国。在南部,尽管拿下了嘉定城,但法国殖民者并没能掌控农村,也没能屈服越南人民,因此“到处都要面对极小的抗战中心,仿佛是有多少安南人就有多少抗战中心”。凭借武装斗争为主的方式,南部人民利用手中所有的武器,本着团结一致的精神,充分发挥爱国创新以及为民族独立决死的精神,把敌人推到不利境地,致使法国指挥员夏尔·里戈尔·德·让乌伊利将军冲口道:“在这个国家的战争比对中华帝国的战争还要困难!”爱国精神、独立自由意志正是越南人民挫败法国殖民者速战速决阴谋的力量来源。

面对外敌的侵略,阮朝政府不但没有与全民同心协力抵抗强敌,而且还带着求和、让步、逐步投降的思想,导致人民要自己承担起救国事业。因此,尽管阮朝政府于1883年8月25日签署《第一次顺化条约》,承认南圻是法国殖民地,接受法国在北圻和中圻的保护,但全国人民尤其是北圻军民仍弘扬坚持战斗到底的高度决心,迫使法军要在河内及附近区域实行戒严令。

1884年6月6日,阮朝政府签订《第二次顺滑条约》,标志着阮朝的投降及越南封建王朝的垮台,越南正式成为法国的殖民地。然而,不管外敌多么强大,阮朝政府多么低下,越南人民还是响应勤王号召书,一齐崛起对抗外敌。封建家庭出身的一些文人士绅也不能接受阮朝政府的卑劣态度,下定决心站在人民的立场,同人民一起战斗,成为抗战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人物。相信人民的力量,依靠人民对抗外敌,相信卫国斗争的正义性质就是亲王运动首领聚集力量,号召数百万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同灭敌救国,进行长期大规模作战的重要基础。这场运动中,人力物力资源已经发挥到抵抗外敌反侵略战争的极致。实际证明,1885年至1895年十年内,在越南国土上,哪里有法国殖民者,哪里就有人民群众崛起进行起义。勤王义军在香溪、巴亭、雄岭、摆沙等根据地立下了轰轰烈烈的战绩。

除了勤王运动,北江省由黄花探领导的安世农民起义聚集了广泛人民群众的参与,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形成了十九世纪下半叶越南人民抗法战争中最大、最持续的武装斗争运动。但是,由于没有正确的领导路线和科学的方法,黄花探没能扩展力量,扩大活动范围,增强实力,以求更大的胜利。因此,安世起义到最后只是一场局部性起义,最终被法国殖民者围剿。尽管拥有浓厚的爱国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但是那些文人士绅未能超出封建社会的思想,未能跟进时代的趋势,各地的起义没有联系在一起以造成全民族的强大力量,没能促进起义运动走向最终胜利。

如此看来,早在法国殖民者对越南发起侵略战争之时,从南至北的越南人民带着抗法救国的强大决心起来斗争。就算朝廷低下,无能为力,与民族国家利益背道而驰的时候,抗法爱国运动仍在全国各地掀起波澜。这些运动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造成强大力量,挫败了敌军速战速决阴谋。甚而至于,法军要花近四十年的时间(1858-1896)才能完成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还要付出人力物力大量损失的代价。起源于爱国传统、独立自由意志的民族力量是上述胜利的重要原因,让侵略者要冲口道:如果战争还持续着这样的方式,那么它会持续几百年。这一诅咒横跨了两个世纪,越南全国各地起义此起彼伏,法国殖民者的速战速决阴谋完全失败。可惜,阮朝政府并没抓住时机,以便于领导凝聚民众、调动民族力量,进行辉煌抗战,深化民族卫国传统。越南人民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抗法斗争形成了强劲的动力,但那只是自发性的斗争,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所以未能调动并彻底利用全民族的整体力量。因此,尽管这一时期的斗争谱写了辉煌篇章,但并没有获得最终胜利,而只是“蜡烛燃烧又熄灭,因为没有具备领导能力的力量”。这就是卫国斗争中领导和调动全国民族整体力量的宝贵经验教训。

当时大思想家潘倍珠从斗争运动的失败中认定:全民不能同心协力聚在一面旗帜之下的时候,越南人民就不能从法国殖民者的压迫之中解脱出来。“爱国”和“同心”的号召唤起了民族精神,造成广泛的斗争运动。然而,由于缺少具体的路线和措施,我国民族大团结未能发挥,因此潘倍珠提倡的运动最后失败而终。直到阮爱国领袖接触到马列主义并找到救国之路,建立“先锋、统一、过硬”的越南共产党之时,越南革命路线的恐慌状态才能解决,爱国精神才能得到弘扬,全民族大团结力量也得到发挥,最后于1945年进行总起义争取政权。

实践证明,爱国传统就像凝固民族力量的一根线,为打败外敌制造了强劲的力量。然而,为了彻底发挥这种力量,要有正确的领导路线和科学紧密的组织指挥,满足人民的愿望,符合时代的趋势。当前建国卫国事业中,为了充分发挥民族整体力量,应加强党纯洁健康建设,排除贪污腐败、浪费、官僚主义等不良表现,旨在巩固国家政府的力量,巩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应加大革新工作力度,加强法治国家建设,把国家建设成为真正属于人民、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实现“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目标,对准人民所选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做到这一点,国家政府要推动行政改革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德才兼备且要与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干部队伍,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推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加强经济实力,实现全民族大团结,激发全国所有的资源、潜力与优势。同时,要制定总体战略和开发使用各种资源的合理政策,旨在创造整体力量,为建国卫国事业服务。(完)

作者:越南军事历史研究院 黎青牌大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