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与时评

革命之秋与强国之志

8/19/2025 4:42:23 PM

八十年前,在苏联红军连连告捷之下,德意志法西斯被迫向盟军投降。在亚洲,日本法西斯于1945年8月14日被迫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驻在印度支那的日军惶惶不安、群龙无首。

豪气冲天的八月

在国内,凭借在政治、思想与组织上的周密准备,我党和胡志明领袖及时把握历史机遇,发动全民总起义夺取政权。依托数百万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仅用两周时间,在党的英明、卓越领导和胡志明主席的指引下,总起义就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完全胜利。1945年9月2日,在历史性的巴亭广场,胡志明主席庄严宣读《独立宣言》,宣告东南亚第一个工农国家——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由此翻开民族历史新篇,镌刻几千年建国卫国史上最为辉煌的里程碑。

八月革命的胜利,使我国人民砸碎法国殖民者近百年的奴役枷锁,驱逐日本法西斯,推翻延续数千年的陈腐封建制度,开启民族独立、自由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纪元;人民从奴隶变为国家的主人;我党成为执政党,领导国家建设。这一胜利还具有极其重大的时代意义,打破殖民体系的重要一环,推动其瓦解,拉开旧式殖民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彻底崩溃的序幕;同时强烈鼓舞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团结起来,开展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人的解放斗争。

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绝非敌对势力所歪曲的“偶然”“幸运”,而是我党在伟大胡志明主席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越南革命实践相结合并创造性发展的结果;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高潮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斗争的结晶。这也是全国人民团结爱国、百折不挠、勇毅智慧、奋发图强精神的胜利,是对党和胡志明主席所选择革命道路的坚定信仰的胜利。同时,它还是纯洁国际主义精神的胜利,是在党的领导下把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有机融合的胜利。

自八月革命之秋起,民族建国卫国的征程进入新阶段:有了执政党;有了“属于人民、由人民做主、为人民服务”的国家;人民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一征途亦充满艰险。为保卫革命成果,我国人民不得不走上长达三十年的持久抗战,虽艰苦卓绝却无比辉煌,驱逐法国殖民者和美国帝国主义侵略者,缔造“名扬五洲、震撼寰宇”的伟业,其巅峰是1954年历史性的奠边府大捷与1975年伟大的春季胜利,完成民族解放、国家统一,把全国带上社会主义道路。

和平恢复后,国家在极其艰难条件下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祖国的时期。但以八月革命激荡人心的精神为动力,我们逐步克服战争遗留的沉重后果,闯过封锁禁运与经济危机,坚决捍卫西南边境、北部边境以及海洋岛屿主权。在此坚实基础上,经过近四十年的革新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实现强劲、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从贫困落后走向亚洲最具活力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32位。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政治稳定,国防、安全得到巩固,国家国际地位与声望日益提升,为实现强国之志奠定坚实基础。

可以肯定,从革命之秋到光辉灿烂的前程,是越南民族坚毅而伟大的历程——从奴役到做主,从贫弱到发展,从战争到和平,从独立之志到强国之志。今天的强国渴望,正是昔日独立渴望的庄严延续——先辈为民族独立自由不惜以血肉相搏,我们这一代更当肩负责任,续写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祖国的壮丽史诗,使越南如胡志明主席所殷切期盼的那样,与世界强国比肩。

为赢得八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迎来“独立之花”盛放之日,无数干部、党员、同胞与战士英勇牺牲。党、国家和人民将永远铭记英烈与一切为革命作出贡献者的丰功伟绩。在这个历史性的八月里,我们虔诚缅怀、深切感恩伟大的胡志明主席——党的和革命的天才领袖、民族解放英雄、世界文化名人。他带领民族从奴役泥沼中奋起,并使祖国山河愈加荣光。我们也诚挚感谢在革命征程中给予我国人民支持与帮助的国际同志、兄弟和朋友。

我们的军队源于人民、为人民而战。在八月革命中,革命武装力量——越南人民军的前身虽尚年轻,却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身先士卒,成为群众的坚强依靠,与全民一道发动总起义夺取并保卫政权。发扬光辉传统与崇高事业,全军誓以万众一心,淬炼战斗意志,继续履行好“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的职能,为建设和坚强保卫社会主义越南祖国作出贡献,维护国家发展所需的和平稳定环境。

自1945年那历史性的金秋至今八十载,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使今日越南拥有前所未有的基业、实力、地位与国际声望。纵然岁月流转,八月革命的精神、意志与伟大成果,永远是民族的骄傲与不竭源泉,持续激励全党、全国、全军不懈奋斗,建设一个日益强盛、繁荣的国家,使越南能够与世界强国并肩,如胡志明主席所殷切期望。

祖国荣光!